缅先烈 看脱贫 悟初心——学院赴井冈山开展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

发布者:mks发布时间:2021-04-28浏览次数:


缅先烈  看脱贫  悟初心——学院赴井冈山开展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日前,学院组织基础教研室师生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开展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

一线参观悟精神

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因为屋顶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故称为“八角楼”。

全体师生参观八角楼,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英雄气概,亲身体会了红军战士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辛与困难。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期间,毛泽东同志常在八角楼居住和办公。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巨作。

随后,师生们来到黄洋界,实地参观了黄洋界保卫战的动人场景。黄洋界,位于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要塞之一。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院长刘汉一围绕井冈山斗争的历史、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地位及作用、井冈山精神的内涵等进行全面讲述。大家细心聆听,认真记录,“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闯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使每位师生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井冈山精神的红色洗礼。全体师生还共同吟诵了毛泽东同志于1965年重上井冈山之时所创作的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以表达对革命圣地井冈山的崇敬之情。

缅怀先烈寄哀思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茨坪北岩峰上,占地400亩,始建于1985年,1987年落成,由纪念碑、纪念堂、雕像园、碑林四大部分组成。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家真切体会到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走进陵园,步入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全体师生敬献花篮、默哀,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牺牲的革命烈士三鞠躬,以表达对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与深切的哀思。驻足在曾志烈士墓前,师生们共同追忆她“为了革命,随时准备献出自己一切”的革命精神,在缅怀致敬中汲取奋进力量。参观过程中,全体师生认真聆听、用心感受,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大家仿佛走进了充满硝烟的战场,仿佛看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战斗场景,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走访样本看巨变

神山村坐落在黄洋界脚下、罗霄山脉中段,平均海拔800多米,现有神山组和周山组两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共有54户231人,全村耕地面积198亩,山林面积4950亩,其中90%为毛竹林。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该村长期闭塞落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是贫困户,是革命老区典型的贫困村。如今,神山村已经在全国率先脱贫,摘掉了贫困帽子,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样板村。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党中央的深情厚谊,亲临神山村视察,给予神山村人民莫大荣耀和鼓舞。

在神山村,师生们来到村民中心广场,走进村民家中……聆听了这个村在精准扶贫思想引领下发生的巨变。近年来,神山村群众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按照“党建为先、产业为根、立志为本、机制为要”的原则,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各项举措。“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正是如今神山村人民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透过“神山村”的巨变,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深刻认识到精准脱贫思想的实践伟力,也更加深刻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近年来,学院积极探索,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通过活动,师生们积累了一大批感人事迹和动人故事,为开展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下一步,学院将不断创新形式,将思政小课堂“牵手”社会大课堂,打造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大思政课”。

(供稿:基础教研室舒斯强;审核:刘汉一)